币圈圈子很大,也很小,很大是基于投机而言,很小是基于没有投机而言。因此金银币往往还有一个材料托底,遇到现在这样黄金暴涨,至少材料上还能赚一笔。但其它纪念币就没有这样的托底了。因此一旦遇到暴跌就很可能真是暴跌,这也是所谓价值投资里,关于价值的辨别问题了。
一、两轮生肖谁最亮眼
央行发行了两轮生肖纪念币,第二轮还差一枚丙午马年的纪念币未发行。一轮生肖币,优势在于:一是龙头系列,二是面值极小,三是发行量小,因此,价格至今还算可以。当然,这也是从溢价率角度讲,不能从历史峰值去对比。二轮生肖币,当然也有过还算可以的品种,比如二羊,因为领头羊的加持,因为8000万的发行量,再加上环境上行,价格一度涨到面目全非,因此,期间深套其中的朋友也不少。至于其它品种,比如二轮牛,当时因为牛年金银币的爆火,流量不小,也一度过20元,这对于发行量不小的二牛来说,已经算是高价了。目前,已经跌回到10.5-12元左右,与二蛇这些差不多了。
目前看,二轮生肖也就是二龙不错,还保持在16-17元之间。另外,就是二虎,在15元左右。这种表现与两个原因有关,一是生肖本身的流量属性,龙虎本是生肖里最受欢迎的;二是发行量降下来了,之前的鸡、猴之类的,都要上5亿发行量了。从历史的角度看,从高价掉下来的品种,很难再回去。其一可见其托底的是面值,但能否有溢价,很多时候,其价值是需要建构的。不像金银币,刨去溢价,托底的材料,还可能进入到价值增值中。其二是天量的发行量的,基本就没有价值增值空间。因此,所谓价值回归,不过是回到了品种本身具有的那部分“托底”的价值,其它一切所谓的价值,都具有着极大的变数。比如工艺价值、人文价值、艺术价值、意义价值等。而涨上去的价值,往往都是从这些层面进行熏染的结果。
二、龙钞再领风骚
去年1月,龙钞首发1亿张,面值20元。因为发行量较大,市场反响平淡,甚至被部分藏家质疑“升值空间有限”。谁曾想,经过一段时间的“蛰伏”,龙钞直接来了个“断层式”飙涨。标百刀货,更是全线过万,势头持续高走!
对比3月9号无47标十价格,不到20天,它的身价竟又悄悄涨了20%!顺带着最鸡肋的带4散钞,都有14%的上涨,黄金都没龙钞涨得快!
一是文化价值和稀缺属性的双重加持。作为央行首套生肖纪念钞的“开篇之作”,龙钞承载着特殊的文化意义。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至高图腾,其题材本身具备极强的国民认同感。加之2024甲辰龙年被视为“青龙守库”的财年,许多消费者将龙钞作为“吉祥信物”收藏或馈赠,需求远超普通纪念钞。
二是发行机制下的“结构性稀缺”。尽管1.2亿张的总发行量看似庞大,但实际流通量不足6000万张。原因在于:央行采取“分批预约制”,每人限兑20张,大量零散藏家持钞沉淀。约30%的龙钞因品相问题(如折痕、污渍)沦为“流通品”,收藏级全品相钞不足4000万张。连体钞、特殊靓号钞等稀缺品种占比不到5%,成为资本争抢的焦点。三是多重需求猛增。无论何种,上涨的底层逻辑都离不开在有限供货的前提下,需求量的集中爆发。小龙钞的需求一个大头在于直播的大量求购,数量都在10刀往上走;一个大头是兴起的龙蛇钞配号,大大增加了龙钞和蛇钞的消耗;还有一个大头,则是明年马年的到来,直接拉动了“龙马精神”生肖纪念钞组合配对,龙钞需求量直线上升。毕竟对于寓意好的事物,大家都是趋之若鹜、喜闻乐见的。四是社交媒体的裂变效应。从抖音“开箱验钞”短视频,到小红书上“龙钞设计美学”解析帖,再到微信社群的“拼单代抢”热潮,龙钞的传播早已突破钱币圈层,形成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。
三、龙钞还值得入手吗
不少藏友还没有反应过来,为啥蛇年龙钞涨了,蛇钞却没咋涨?首先龙钞作为第一张以生肖贺岁为主题的纪念钞,自然是这个系列的龙头。同个系列要想上涨,龙头就是打高度的存在,只有龙头打出价格高度,其他的才会有上涨空间。
再有就是配套收藏的需求。别看现在只有龙钞蛇钞配套,之后每年都会发行一张生肖钞,到时候作为龙钞配套收藏的潜在市场巨大!
现下龙钞是否还值得入手,需要理性分析当前市场的机遇与挑战。一是龙头效应。作为生肖纪念钞系列的首发品种,龙钞占据“系列龙头”地位。参考2000年千禧龙钞(面值100元,现价约1800元),首套藏品往往具备更强的溢价能力!此外,“龙的传人”是国民的身份标签,也会持续拉动龙钞的收藏价值。二是消耗性需求。相关数据统计,已有超1000万张龙钞被用于春节红包、企业礼品等场景,这类“非投资性消耗”将持续减少市场存量。三是龙钞标准化。评级公司的介入,让龙钞更为标准化,而这势必能促进龙钞持续交易。欢迎留言交流!聊聊你的看法!更多钱币收藏干货知识分享、市场最新资讯,请大家点个免费的关注、免费的赞,谢谢大家!
金鼎配资-我要配资平台-配资平台哪个好-免费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