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解放日报
凭高度让游客“望得远”,为“勇敢者”开辟极限赛道
云端之旅翻花样 俯瞰上海更立体
吴越
从环球港顶楼观景台俯瞰浦西天际线。本报记者 赖鑫琳 摄
从The Stage白玉兰观景台可眺望陆家嘴夜景。资料图片
外国游客游览上海中心大厦“上海之巅”观光厅。本报记者 孟雨涵 摄
宝山长滩观光塔“凌云步道”外圈行走更刺激。吴越 摄
本报记者 吴越
日前,美国《旅行和旅游世界》网站发布一篇报道,聚焦2025年中国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旅游市场的火爆。
文章指出,北京、上海和重庆成为国内外游客的“顶流目的地”。上海作为“一座拥有标志性地标建筑和现代化景点的全球城市”,凭借“高度”吸引着世人,“假期期间,游客纷纷涌向沪上第一高楼——上海中心大厦俯瞰这座城市”。
上海高空观光“云端之旅”的含金量是藏不住的。
一方面,“老牌劲旅”陆家嘴“三件套”(上海中心大厦、上海金茂大厦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)和东方明珠持续吸引海内外游客,不论严寒酷暑,排队一两个小时,只为登上观景层一览城市的摩登与繁华。
另一方面,从今年春节期间开放的普陀环球港258米观光层,到4月15日揭幕的北外滩320米The Stage白玉兰观景台;从7月1日登场的250米太平洋新天地观光厅,到7月中旬推出的宝山长滩观光塔“凌云步道”高空行走……今年以来,上海各区的高空项目“新秀”频出。
“云端之旅”无疑是门好生意,但随着“入局者”越来越多,一些问题也值得思考:城市高空项目扎堆,如何避免同质化?一个项目开放后,怎样保持“新鲜感”、提高复购率?站在城市更新、文旅融合的角度,魔都“云端之旅”显然不能停留在“拍照打卡”层面。
“上海之巅”不忘找亮点
牵手芬兰国宝级IP姆明做“治愈天空”80周年限定特展;阻尼器科普区展陈全面升级……在先天优势基础上做增量
就像人们到了迪拜就要去828米高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一样,沪上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“上海之巅”观光厅,常年挤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。一对来自德国法兰克福的中年夫妇告诉记者,他们为期19天的环中国游览行程,有4天留给了上海,抵达上海后的第一站便是“上海之巅”。
“城市之最”指向的是“代表性”,对游客有天然的强吸引。但若是固守先天优势,只满足于做“景观容器”,大概率不会一路“火”下去。2024年接待外籍游客17.5万人次、开放已有8年之久的“上海之巅”,显然明白这个道理。
今年8月,上海中心牵手芬兰国宝级IP姆明做“治愈天空”80周年限定特展,就是在不变的空间中增加变量。118层的玻璃上贴着姆明一族成员形象,配上可爱的花草和松树贴纸,给游客拍照留念增加了趣味。119层的咖啡厅同步推出姆明主题下午茶,B2层开设姆明一族衍生品快闪店,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休闲消费选择。
与知名IP联手的同时,“上海之巅”不忘向内求索找亮点。阻尼器被称为高楼的抗风抗震“神器”。上海中心大厦125层重达1000吨的阻尼器,去年成功经受了14级超强台风“贝碧嘉”的正面冲击,可谓“战功赫赫”。
今年7月,随着阻尼器科普区展陈完成全面升级,“御风奇遇·千吨阻尼器奥秘探索”迅速成为热门观光项目。在观光厅门票的基础上,儿童和成人要分别多加78元和88元才能观看这个科普项目,但记者注意到,入口处依然排起了长队。
一名来自安徽的宝妈表示,“带孩子来都来了,肯定不能错过这项特色内容。”通过视频解析、触屏互动、等比例模型与阻尼器实景联动,原本藏在建筑深处的“神器”变得触手可及,让家长和孩子了解到“建筑的平衡器”是如何发挥作用的。
国庆假期,恰逢2025年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盛大举办,“上海之巅”观光厅也凭借“站得高望得远”的优势和自身区位优势,抓住节庆活动影响力叠加效应,进一步吸引游客。小陆家嘴滨江段、东方明珠、浦东美术馆、正大广场等“一段三点”每日晚上开展光影联动展演之时,都是展厅内游客最激动的时刻。
打造“功能复合型乐园”
游客来到环球港观光台,大概率不会只是登高观光,楼下商场有很多“诱惑”。人们在此停留时间越久,非门票消费越多
众所周知,游客的时间十分宝贵,一些喜欢提前做计划的游客甚至会制定精确到小时的游览行程。
在“上海之巅”采访时,记者就遇到一对来自深圳的“95后”赖氏姐妹,她们计划在观景层看完落日后乘坐浦江游船。这样一来,留给吃饭和购买纪念品的时间就很紧张。“好在这里和楼下上海特色纪念品非常多,大厦里面也有很多餐饮店,不用再去其他地方找了。”发现需求能在楼内高效解决,姐妹俩松了口气。
事实上,以高空观光为特色的文旅项目,应成为一座“功能复合型乐园”。以东京晴空塔为例,它不仅是观光塔,内部还包含水族馆、天文馆以及数层购物餐饮空间,形成“高空—地面—地下”立体式商业生态。市民金女士对游览东京晴空塔印象深刻。她说:“原计划就是上去拍拍照,没想到下楼后又是吃饭、又是购物,逛了好几个小时,花了3倍于门票的钱。”
从这个角度看,环球港新增高空观景项目可谓自带优势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上海环球港实现215亿元的销售额和5830万人次的客流量。支撑起这些数字的,是商场内丰富的国际时尚购物、环球特色美食、沉浸式文化娱乐选择,以及不定期举办的各类快闪和见面会活动。游客来到环球观光台,大概率不会只是登高观光,除了其自带的“日咖夜酒”,楼下商场还有更多“诱惑”。而人们停留的时间越久,非门票消费也就更多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不少游客,尤其是来自海外的游客,更倾向于在居住的酒店附近观光,或是通过酒店介绍筛选游览地,帮助他们避免“选择恐惧症”、节省时间成本。白玉兰广场直通上海W酒店,环球港综合体自带凯悦酒店,两家酒店的住客均可成为“云端之旅”的目标客群。环球观光台项目负责人表示,哪怕价格调高过一次,这几个月通过酒店介绍来观景的游客人数还是不断增加。
“人无我有”开极限赛道
“凌云步道”推出以来已有超1万人次体验。走完全程也就10到15分钟,但需在无玻璃围挡的180米塔顶进行近200米高空漫步
如果没有上述优势怎么办?
不在市中心,矗立在宝山滨江的长滩观光塔就是这样。即使周边有上海·海上世界商场和伊敦康得思酒店,但也都在1.7公里之外。塔内目前营业的商业只有一尺花园,引流作用有限。
针对这个局面,长滩观光塔选择“整活儿”。在今年7月中旬推出勇敢者的高空观光体验——“凌云步道”,又在随后两个月内相继推出极速跃界、凌霄光璇项目,包含180米塔顶高空行走、“窝囊版”蹦极和40米高、100米长的巨型旋转滑梯体验。
记者了解到,“凌云步道”推出以来已有超过1万人次体验。虽然走完全程也就10到15分钟,但在无玻璃围挡的180米塔顶进行近200米长的高空漫步,本身就是新鲜事。内圈行走时,人们还能感受到护栏的“保护”,一旦行至外圈,便是货真价实的胆量挑战了。
高度不占优势的情况下,长滩观光塔转换思路,主打“人无我有”,踏准沪上其他高空观光项目没有的“极限赛道”。在网红城市重庆,来福士探索舱·云端乐园就是这么做的,不仅成为当地居民争相前往的景点,也让来福士成为外地游客到重庆的旅游目的地。
从西南首座高空主题观景台“天空之境”,到城市高空江景秋千“云中飞跃”亮相,再到打造横向摩天楼高空步道,重庆来福士近年来不断加码“极限”,闯出了一条新路。
这些“勇敢者的游戏”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和年轻情侣,有的年轻人看了新媒体平台的宣传视频,专程从外地赶来。“凌云步道”负责人透露,孩子们的表现通常比家长勇敢,有孩子表示下次要带小伙伴一起来体验,“情侣则希望除了白天之外,能在夜晚或者浪漫的傍晚蓝调时刻再走一次,留下更美的合照”。
谈到稀缺性,从复兴岛飞行基地起飞的黄浦江陆家嘴直升机游览项目,则提供了另一种有别于一众观光塔的魔都“云端之旅”体验。负责该项目的新空直升机文旅项目经理告诉记者,今年暑期该航线热度持续走高,最多一天要飞10来次。购票者中外国及外地游客占比六成,大多数人会选择1280元8分钟的夜间游,欣赏浦江两岸的璀璨灯光。有个别游客为了享受更极致的体验,甚至会花六七千元直接包机。
金鼎配资-我要配资平台-配资平台哪个好-免费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